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暴力法与民法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家庭暴力法与民法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婚姻法和民法典哪个更高?
民法典相对旧婚姻法来说,法律制度是更为健全的。首先新婚姻法充实了配偶之间的相互权利和义务,家庭暴力首次在我国民法典当中有所提及。
另外在民法典当中,修改了对禁止结婚疾病的条款,增设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还有家庭关系,财产分配等两部法规的差别也比较大。
比如,民法典规定,一方患有严重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对方,不如实告知的,对方可以请求撤销该婚姻。
从婚姻法上“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禁止结婚”到民法总则中可撤销婚姻,体现了立法的人本理念,更加彰显了结婚自愿离婚自由的婚姻自***。
对经过告知严重疾病,仍然选择缔结婚姻的当事人,可撤销的婚姻与无效婚姻相比,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民法典与刑法的衔接案例?
用科学技术犯罪行为的刑法立法化问题。民法典第1009条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目前,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通过科技技术手段实施犯罪的行为也逐渐增多。例如,深圳发生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贺某某就被司法机关以“非法行医罪”论罪处刑。如何进一步规范科学活动,仅仅通过民法难以妥善解决好,如果科学家脱离了科学***的约束,由此而带来的社会危害也往往比其他犯罪要严重。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制造武器、***等行为,通过核技术危害人类安全的行为,等等。因此,笔者认为,为了与民法典的内容相协调,不妨在修改刑法之际,在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章节之中增设相关的滥用科学技术罪等条款。
一个涉及民法典和刑法衔接的案例是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家庭暴力案件。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关心。而家庭暴力行为明显违背了这一原则,因此可能构成民法上的侵权行为。
然而,家庭暴力行为也可能涉及刑法的相关罪名,如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等。根据刑法,家庭暴力行为造成轻伤、重伤甚至死亡的,都可能涉及刑事责任追究。
在实际应用中,案件审理时需要综合考虑民法典和刑法的规定。具体做法包括:根据民法典规定确定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如医疗费、精神损害赔偿等;同时,根据刑法规定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如判处有期徒刑或罚金,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惩罚犯罪行为。
这个案例体现了民法典和刑法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衔接关系。民法典为保护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民事救济途径,而刑法则为追究严重家庭暴力行为的刑事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综合应用两个法律领域的规定,可以维护受害人的权益,惩罚犯罪行为,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021民法典中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损害赔偿项目?
在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中,无过错方(受害方)除了可以要求医疗费外,还可以要求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
因伤致残的,还可以要求残疾赔偿金(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器具费;有被扶养人的还需要支付被扶养人生活费,